在砚山县盘龙乡响水龙村,一座外面还搭着竹架建设的房子显得格外显眼,里面还不时传出锯木头的声音……这就是项庭强正在建设的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馆。
保护苗文化是多年的心愿
项庭强,是麻栗坡县猛洞乡成人技术学校的一名老师。1996年开始担任学校的校长,任职期间,学校被评为文山州唯一一所省级成人示范学校,2000年,他被州教育局评为州级教育先进个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个人。他出生在苗族家庭,自小收到苗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对苗族文化有较深的认识。2006年,被定为“省级文化传承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发现很多民族文化面临着失传的状况。“因为苗族没有文字,仅靠口头传授,容易产生变化,不同地区之间也会相互影响,造成简化。”“现在的苗族年轻人,会说苗话就不错了。”许多珍贵的苗族古籍及传统文化相继失传,抢救和挖掘苗族文化势在必行。这个念头一直在他的脑海中回旋。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一些以前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道具等,当时也没想太多,就只是单纯地进行收集。收集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索性腾出家里的一间房间来放置,还作了简易的布置。到附近游玩的人听说了,会专门到他家里看看,听他讲那些形状各异的物品的用途,了解背后的文化。
到砚山建设苗族文化传承馆
2012年,项庭强从在砚山工作的儿子那得知,砚山县盘龙乡法土龙片区新农村要投入建设,整个片区主打原生态民族风情园。响水龙村全村400多户全是苗族,他感到,这是一个实现他多年梦想,建立苗族文化传承馆的绝佳机会。
2012年4月,砚山县盘龙乡的法土龙片区新农村建设启动。按照规划,要把法土龙片区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原生态民族风情园,其中法土龙以具有壮族特色的集垂钓、休闲、娱乐、体验农业等为一体;响水龙以具有苗族特色的集斗牛、餐饮、住宿为一体;白石岩村以具有彝族特色的集登山锻炼、旅游观光等为一体。通过实地查看,项庭强决定,就把苗族文化传承馆建在响水龙村。他立即开始准备建设苗族传统文化传承馆项目报告、效果图的资料到砚山县报批。传承馆占地1000平方米,预计需要投资400多万元。由于此项目属于个人投资的公益事业,2014年4月,项目得到了砚山县政府的批准。
400万,对于成人技术学校的一个小小的教师来说,无外乎是个天文数字,但是他一直抱着“一定要把传承馆建成”的信念,立即开始了筹钱之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超过百万的土地使用费,一下需要如此巨额的资金,令他十分头痛,这时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把家里的房子卖了。他一共有两套房,老家有一套,另一套是在文山城买了给儿子预留作婚房的。要卖掉房子,他觉得有点对不住妻子和儿子,但又想不到其它的办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和妻子、儿子商量。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提议获得了家人的支持。“房子卖了可以再买,钱没了可以再挣,但是文化消失了就没办法了。”在砚山县群众艺术馆工作的儿子对父亲的做法表示支持。最后,项庭强把两套房子卖了,共计150万。解决地基之后,2014年5月,他的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馆开工建设。一边建,一边筹钱,贷款15万,向朋友借20万……一边建设,一边筹钱。同时,他还获得州、县多个部门的补助资金近50万元。
对于文化传承保护馆,他有自己的设想,重点在于苗族文化的宣传、保护、传承。在经营模式上采取以馆养馆的模式。除了生产生活用品、祭祀用品、服饰等物品的展出外,还要到村里请熟悉歌舞表演、懂得风俗仪式的人来进行民族歌舞展演和民俗培训。
尾声:
目前,传承馆的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毕,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国庆节开馆。但项目建设资金还差100多万,主要用于存放贵重展品的展柜和安全监控设施购置、展品讲解的音视频录制等。明年八月份,他就年满退休了。他打算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苗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上。他说:“建传承馆是我一生的梦想,其它大的事情我也做不了。现在节约一点,艰苦一点没什么。希望能把我们的苗族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我的队伍中来。”
(来源:文山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