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早晨,天气晴朗,并不耀眼的太阳从对面山丫口冉冉升起。 吃过早饭,人们就三三两两,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上。 空地上方中央设了一个主席台,用来主持活动和方便人们演唱苗族民歌。 空地一边是姑娘小伙打鸡毛毽的地方。鸡毛毽是把几根鸡毛插在一个手指般粗、一寸来长的竹筒里,有点像羽毛球的样子,用一块有把的木板打给对方。空地上,鸡毛毽飞过来飞过去,到处都是“噼噼啪啪”的声音,场面十分热烈。打鸡毛毽虽然比较累,可是大家都很高兴。 另一侧是男人们打陀螺的地方。一根小木棍栓了一根细绳子,把绳子绕在陀螺上,一拉绳子,陀螺就在地上飞速旋转。打陀螺分为两方,一方是支陀螺,另一方是打陀螺。支的一方把陀螺支在地上,让它旋转着,打的一方就瞄准这个陀螺打去,打着为胜。 离空地稍远一点的地方,男男女女的人们围在那里唱民歌。你一段,我一首,他一支,一个问,一个答,欢歌笑语响彻小山村。 玩呀玩,闹呀闹,太阳快落山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的回家做晚饭。 正月初一,是农村人民操劳了一年以后稍事休息的时间,是人们养精蓄锐准备再战农业生产的一天。过了春节,人们很快又要操镰操锄、扛犁扛耙,回到水田旱地里辛勤劳作。
文:张春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