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乙巳年(蛇)五月十二 今日更新:
今日暂无更新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留言簿
发送电子邮件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本站相关投票
    网站信息统计
 网站公告:24
 网站新闻:471
 友情链接:2
 已审核留言:151
 待审核留言:0
 
   首页 > 文学园地 返回上页
 
 
 

“ 活地图 ”: 杨明安

[新闻分类:文学园地] [上传时间:2008-11-19 08:19:57] [作者:不祥] [上传者:admin] [浏览次数:3273]
 


  具有“活地图”之称的巧家县公安局红山派出所民警杨明安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12日逝世,年终49岁。年仅49岁的杨明安同志匆匆走完了他18年警察生涯的历程,带着对公安工作的无限热爱、带着辖区群众的无限眷念、带着对年迈母亲和幼年孩子的牵挂,无奈地走完了短暂的人生之路,长眠于青山绿水间。
  我曾与杨明安相邻工作多年,在工作中与杨明安有过多次接触,多次听过他同所同事们对他的事故的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很多事件和记忆已变得模糊,我力求搜寻对杨明安工作的点滴记忆,探寻杨明安“活地图”人生轨迹。
  杨明安同志1959年生于巧家县小河镇山堡村苗族聚居区的大山上,与其他苗族同胞一样,他从小参与父辈上山打猎,练就了识别山形地貌、识别猎物痕迹的深厚功底。1990年巧家县公安局招聘苗族民警,杨明安被招录为公安民警分配到全县最边远最艰苦的红山派出所工作。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充分发挥从小练就的识别山形地貌的特长,他常常背上一壶酒,拿出苗族同胞喝酒交友的独特方式,走东家窜西家,与群众打成一片、广交朋友,在树荫下、在集镇边、在屋沿脚、在山坡上、在地角边、在小溪旁与群众席地而坐,你一口我一口开始了拉家常、吹壳子、熟民情,几口酒下肚成就了与群众间的友谊。很快,全红山的群众都知道了派出所来了位个子矮、满脸微笑、说话朴实的苗族杨同志,当地群众或杀年猪或逢喜事或过节都要去邀派出所的杨同志到家坐坐,杨明安也从不推辞,如无重要工作常常都是带一壶包谷酒准时赴约,按他的说法是“喝出来的真情、吃出来的感情”。几年下来,他熟悉了红山乡的80%以上的成年人口,熟悉了90%以上家庭的基本情况,知道了全红山的每一条小路及可以到达的人家,成了红山乡名符其实的“活地图”。
  对红山大山和群众逐渐熟悉起来的杨明安从未忘记自己的职责,他在与群众喝酒吃肉拉家长中将熟悉大山和群众、了解治安、调处纠纷、发动教育群众为已任,群众有事也喜欢找这位和谒可亲的苗族民警谈谈,一桩桩民间纠纷就在杨明安的“同碗共饮”、“同壶传喝”中被化解,一条条线索就在树荫下、集镇边、屋沿脚、山坡上、地角边、小溪旁的闲聊吹壳子中被获取,一个个嫌疑人在杨明安的准确带领、周密布控下被成功抓获……。1995年腊月,眼看就要过年了,人们都在为平安过年忙碌着,可红山乡白果村的两户苗族群众因订小婚悔约发生纠纷,两家都邀约了一帮人,大有“踏平仇家方解恨”的架式,当时杨明安刚好回家看父母未在派出所,两家的纠纷经村、派出所、乡党委政府逐级化解无果,由于是苗族群众纠纷,有领导建议叫杨明安去试试。杨明安被紧急召回,他回红山后背上一壶酒走访了纠纷一家及周围群众,又背上一壶酒走访另一家及周围群众,摸清了问题的结症所在,再打来一壶酒将双方当事人及在当地有威望的群众召集在派出所,开始了“同碗共饮”的调解,通过一天依依呀呀(苗语)的吵闹,双方竟然达成了协议握手言和,杨明安“三壶酒化冲突”一时成为佳话。民警们向他请教,他轻松地一笑:“因为我是苗族、更因为我熟悉他们”。所长要他给民警们传经验,他腼腆地说要做通治得住他们的在当地有威望的人工作,再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由他们去帮做工作,再喝上几碗酒,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吗?因为我熟悉他们的脾性当然就有办法;1997年6月,红山乡牛栏村发生一起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的爆炸案,由于案发在金沙江边,临渡口,对岸是四川彝族区,案情复杂一时难也破案。杨明安象平常一样背上一壶酒,街天上街找人“吹壳子”,闲天到农村群众中去“闲逛”,几天后他竟然获得了重要线索,专案组按照他获得的线索展开侦查,并在其带领下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从而破获了案件;2000年,我所在的小河派出所在县公安局的组织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打击拐卖人口行动,涉及红山乡几名嫌疑人要抓捕,我们到了红山派出所后说明来意,杨明安同志一一作答,谁在家,谁没在,谁家的房屋座向、房间结构,周围地形地物,到达的最佳路线,进入围墙的最佳位置等,我们按照他的介绍部署警力,同时为了慎重,对他说未在家的两名嫌疑人也派出警力实施抓捕。经过一晚的努力,我们抓获了几名嫌疑人,可杨明安说没在家的就真的就没在,且他介绍的嫌疑人家情况丝毫不差,同是在派出所工作多年的我们也无法想象他是怎么记得那详细。2001年我主办一起盗马案,嫌疑人抓获后承认了盗马事实,可他交代说马被卖到了红山乡天星村方向的一户王姓人家,但由于在路途卖的他也不知道是哪家。查找被盗马成了案件的关键,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到了红山派出所,杨明安略加思索后说:“天星村方向王某某家前不久是买了一匹马,我前几天到他家则边那家吃刨汤(杀年猪当日下午饭)有人还向我提起,当时我还觉得有点问题,去他家看,马没在,最近也没有哪个报案说马被盗了,也就没有深就,但要见到马必须天亮前就到,天一亮就被赶上山驮煤去了。”我们在杨明安的带领下经过两个小时的山路顺利到了王家,找到了被盗的马。我不解地问他:“那么远的山路就为吃一顿刨汤值吗?”杨明安一笑:“我不来吃刨汤,你能找到马吗?”我说:“人说你老实,其实你也很鬼的嘛。”他又一笑:“来吃刨汤得了肉吃、有了酒喝、联络了感情、锻练了身体,那么多好处还不值吗?”我一时也想不出反驳他的话,只默默地想:人各有志吧。
  随着形式的发展,“机关作表率、基层树形象”被提上了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杨明安平时不修边幅,衣着随意、不讲卫生、随意喝酒被所领导和县局列为了重点治理对象,可领导找他谈话后不到两天他又恢复原状,照旧背上他的酒壶席地而坐与群众对饮,领导们多找他谈了几次见没有效果,也就作为苗族民警的特殊例外对待。公安部“五条禁令”实施后,杨明安又被纳入了重点整治对象,通过学习和帮助,他砸掉了陪伴多年的酒坛,决心戒酒,然而群众老要他喝酒,一边是盛情一边是禁令,戒酒成了他人生最难的一件事。随着发展,社区警务活动被提上了派出所民警的重要内容,派出所社区民警对辖区群众的熟悉率被列入每年重点考核对象,杨明安更有了“用武之地”,在红山乡,不管是不是他的警务区,他都一清二楚,让抽查的领导和考核民警无隙可击,要考其他民警时就要将杨明安调开,不然他老在旁边插嘴。时任巧家县公安局政委的李彬,曾带领检查组检查红山派出所,听说杨明安的神奇,专门从常住人口登记表中挑选了离派出所较远的几户人家作为考核,并根据杨明安的叙说做了详细记录,李政委带领检查组翻山越岭按照杨明安提供的路线找到了抽查的几户人家,他们看到的竟和杨明安说的一模一样,就连谁家有无围墙、哪间房屋哪堵墙塌了、谁家几口人,人员年龄结构等都一一相符,他们都被杨明安扎实的功底所折服。
  由于扎实的群众和农村功底,杨明安评为优秀社区民警,并被推荐个人三等功上报。在评优推功时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杨明安办案不行,其他公安业务差,且形象不大好,不同意评优和推荐。参加评选和推荐的分管派出所工作的罗军副局长说:“在群众和农村工作中如果有谁能向杨明安那样熟悉辖区人口和辖区情况,并在治安管理中发挥作用,我们照样为他推荐立功。”参加研究的同志都觉得有理,就不坚持意见了。杨明安于2003年、2004年被评为优秀社区民警,2005年被授予三等功。成为他从警最辉煌的时期。
  杨明安同志生病期间,巧家县公安局党委给予其极大的关怀,筹措经费为其解决医疗费,到昆明检查治疗中,巧家县公安局党委派出了分管后勤的罗其铭副局长、后勤科民警黄福武陪同到昆明协调医院为其检查治疗,精心照顾,陪其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其间巧家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兼县公安局长邓声恒专门到昆明看望杨明安同志,鼓励他一定要有信心战胜病魔,安心治疗。杨明安同志逝世后,邓副县长、罗副局长亲自在昆明为其处理后事,骨灰运回后,巧家县公安局专门召开了党委会研究为杨明安处理安葬之事,并成立了以罗其铭副局长为组长的由政工、后勤、红山、小河派出所民警组成的治丧组,冒大雨蹋泥泞将杨明安同志骨灰护送回其老家——小河镇山堡村安葬,并看望慰问了杨明安同志的家属。
  杨明安同志悄然离去,可大山深处的群众却不知道杨明安的逝世,每逢赶集天总有绎络不绝的群众到派出所找杨警官,每天都有群众来邀杨明安,群众怎么也不相信杨明安同志已逝世,当确信无疑后,都流着泪离开了派出所。
  “一生贫寒积警民和谐、一壶老酒化民间仇怨”,这是杨明安同志从警十八年的真实写照。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杨明安同志可能在其他公安业务工作中不甚精通,但在对辖区的熟悉程度上的确达到了无人能敌的程度。我们追忆杨明安同志是要牢记他时刻将农村大山和群众装于脑、记于心的精神,而非全盘照搬推广,必竟杨明安式的工作方法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条件。然而,杨明安熟悉辖区、熟悉群众、熟悉各民族特性和熟悉辖区治安状况,并将其运用于公安工作的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愿新时期式的“活地图”在巧家大地上遍地开花!     

  云南省巧家县公安局  罗昌俊
转载自:中国警察网

 
  首页】 【打印关闭】【置顶】     
 
 
  更多文学园地
本类新闻共有51条 更多请点击文学园地  
·苗文声、韵、调(外) ·想念儿时的端午节
·踢脚架 ·苗族风(诗一首)
·敢引(诗一首) ·用爱心编织我的梦想
·爱是无边界的 ·谢谢您
·论吃酒战 ·话说鸡枞
·有女儿的一起学习 ·火塘记忆
·苗乡酒文化 ·新狂人日记
·母亲的离去 ·彩 虹(外一首)
·大山深处的乡村美食(四题) ·浅析培养人才是振兴苗族经济的首要条件
·北方纪行(三题) ·心的声音
 
| 文山政务网 | 砚山政务网 |
   协会事宜:   网站事宜: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盛庭花园主干道中段 联系电话:3132269
滇ICP备08101807号  邮编:663100  E-mail:xiong-file@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砚山县苗协 版权所有   砚山苗协QQ群:3192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