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定县狮子山脚下,人声鼎沸,鞭炮齐鸣。 由高桥镇上狮子口村集体投资7000万元建盖的整村易地搬迁项目——“云岭苗族第一村”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 在新农村建设中,上狮子口村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告别了贫困走向富裕;通过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子,建设园林式现代新苗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集体经济 村民走上富裕路 上狮子口村位于高桥镇西南的大山深处,有46户226人,全是苗族,全村仅有旱地160亩。1996年前,村民生活极为贫困,生产的粮食仅够半年吃,60%以上农户居住的是破旧的茅草房。只有少部分农户杀得起年猪,是全镇出了名的“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贫困村。 1996年6月,经村民民主推荐,杨开兴被选为村民小组长,杨开兴走马上任后,一改过去生产生活习惯,依托本地矿产资源优势,带领全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走出一条“村企结合,以工促农,以工养农”的经济发展路子。 从1996年组建狮子口采矿队起步,2001年投资200万元创建了武定县鸿兴选厂,2003年创建武定县恒雄矿业经贸有限公司,2005年参股投资1000万元在武定县城兴建了四星级鸿霈大酒店,2006年投资550万元在红河州金平县创办了永兴矿业经贸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工养农“两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村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从2003年的300万元发展壮大到2009年的1.8亿元。自创办企业以来,该村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 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逐年提高村民收入,解决了全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人人有事干,人人争创业,家家有收入。集体经济资产从1300万元发展到1.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元增加到8000元,是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58元的3倍多。90%以上的农户存款额都在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12户农户盖起了别致的“小洋楼”,全村户户购置了彩电,27户安装了程控电话,全村有电脑9台,手机达42部,汽车12辆,拖拉机16辆,摩托车45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在地处深山的上狮子口村成为现实,同时,用集体收入对符合条件的老人每人每年发给600元的生活补助,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有保障,形成关爱老人保障制度。 村集体投资30万元翻建了村小学,聘请民办教师1名,方便低龄儿童上学。为鼓励苗家多出人才,出台了助学补助制度,规定从2005年起,凡本村在小学、中学、大学就读的学生,所有书费、学费由村里承担,全村连续10年无一名学生辍学。目前全村在读学生37人,有5人考上大专学校,3人考上本科学校。 多元发展 村民过上好日子 由贫困村变小康村,上狮子口村的党员干部们没有自满懈怠,为改变集体经济产业单一的格局,他们积极寻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路子。利用村集体土地,建立村办林场、中草药种植园,目前已种下300亩核桃;与云南白药集团公司签订黄草乌50亩。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废弃物中寻“宝”,实现了资源充分利用。同时,为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积极向餐饮服务、特色旅游等转向。
2010年,上狮子口村委会抓住武定创建“科学发展先进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县”、“民族团结示范县”的契机,村集体投资7000万元征地,力争整村易地搬迁,在城郊兴建集旅游、居住、度假、商业为一体的园林式现代新苗寨,使昔日的上狮子口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岭苗族第一村”。 “深山苗寨落户县城,我们苗家人可以像城市人一样生活了!”高桥镇上狮子口村村民小组长、共产党员杨开兴激动地说。
|